中国科学.数学
中国科学.数学简介
中国科学.数学简介
中国科学.数学杂志社简介《中国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in China》(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自然科学各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
《中国科学》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8月,刊期为季刊,次年12月停刊.1952年10月《中国科学》英文版创刊,刊期为季刊,至1966年9月停刊.1973年1月,《中国科学》复刊,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为季刊;1974年改为双月刊;1979年1月改为月刊.1982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成A,B两辑出版,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B辑为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球科学,均为月刊.1996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为A, B, C, D, E五辑出版,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含生物、农学、医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上述五辑除A辑为月刊外,其余均为双月刊.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创办了《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为双月刊;同年,《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 在2003年将《中国科学》A辑分为A和G两辑,A辑为数学,G辑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均为双月刊.2005年A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
《中国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in China》(英文版)各有A~G辑,共14辑:A辑为数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F辑为信息科学;G辑为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 从2008年起,均为月刊.
从2006年起,《中国科学》A~G辑英文版全部将由Springer独家代理海外发行,并纳入SpringerLink网络平台.
《中国科学 A辑: 数学》(中文版)和《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英文版)主要报道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中、英文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
2010年起,刊名变更为《中国科学 数学》和《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中国科学 数学》征稿要求:
稿件的准备:
题目要紧扣主题, 有足够的信息, 应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 最好不用“关于…”、“…的研究”、“…的意义”、“…的发现”、“…的特征”、“…的讨论”、“…的注记”等词; 尽量回避不常用的缩略语.
作者和作者单位作者单位一定要写出全称, 同时提供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
摘要应反映出论文的主要观点, 概括其结果或结论. 摘要的撰写要精心构思, 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摘要中不要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 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 不应随意造词.
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专业术语应有定义, 符号、简略、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有定义. 所有的图和表应
按文中提到的顺序编号.
引言在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 尤其是近2~3 年内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 引言部分一般不加小标题; 文章不是特别长时没有必要介绍文章的结构.
致谢应向对本文有帮助的有关的单位和人士表示谢意.
基金资助支持研究工作的基金项目应放在文章首页, 作为脚注, 格式为“项目全称(批准号:******, 或编号: ****** 或直接写出项目的号码*****)资助”.
参考文献文中所引的参考文献, 作者均应认真阅读过, 对文献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份、卷期号和起止页码等均应核实无误,并按在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不要将多条参考文献( 即使是系列文章 )列在一起. 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只能作为脚注. 毕业论文可以作为正式文献列入参考文献中. 一般情况下, 电子文献不列入参考文献, 可随正文用括号标注或作为脚注.
图和表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图应清晰, 应尽量插在正文内.
中国科学.数学杂志收录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